GB 30000.1-2024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部分:通则

ID

14533546C88B43979BCF8E92D04EFD93

文件大小(MB)

3.42

页数:

21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/10/20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13.300,CCS A 80,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,GB 30000.1—2024,代替 GB 13690—2009,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,第1部分:通则,Specific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-,Part 1 : General rules,2024-07-24 发布2025-08-01 实施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,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,GB 30000.1—2024,刖言,本文件按照GB/T 1.1—2020《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: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》的规定,起草,本文件是GB 30000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》的第1部分。GB 30000发布了以下部分:,第1部分,第2部分,第3部分,第4部分,第5部分,第6部分,第7部分,第8部分,第9部分,通则;,爆炸物;,易燃气体;,气溶胶;,氧化性气体;,加压气体;,易燃液体;,易燃固体;,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;,第10部分:自燃液体;,第11部分:自燃固体;,第12部分:自热物质和混合物;,第13部分: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:,第14部分:氧化性液体;,第15部分:氧化性固体;,第16部分:有机过氧化物;,第17部分:金属腐蚀物;,第18部分:急性毒性;,第19部分:皮肤腐蚀/刺激;,第20部分: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;,第21部分:呼吸道或皮肤致敏;,— —第22部分:生殖细胞致突变性;,— —第23部分:致癌性;,— —第24部分:生殖毒性;,— —第25部分: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触;,— —第26部分: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反复接触;,— —第27部分:吸入危害;,— —第28部分:对水生环境的危害;,— —第29部分:对臭氧层的危害;,— —第31部分:化学品作业场所警示性标志,本文件代替GB 13690—2009《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》,与GB 13690—2009相比,除结构,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,主要技术变化如下:,a)更改了术语和定义,删除了“化学名称”等4项术语和定义,增加了“合金”等64项术语和定义,(见附录A,2009年版的第3章);,b)增加了物理危险中退敏爆炸物类别(见4.1.1);,I,GB 30000.1—2024,c)删除了资料性附录A”防范说明示例”(见2009年版的附录A);,d)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“GHS中规定的定义和缩略语”(见附录A);,e)删除了资料性附录B"防护措施象形图”(见2009年版的附录B);,f)删除了资料性附录C“GHS标签样例”(见2009年版的附录C);,g)删除了资料性附录D“安全数据单最低限度的信息”(见2009年版的附录D)o,本文件与联合国《全球化学品统一'分类和标签制度》(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,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,GHS)(第八修订版)有关的技术内容一致,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,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,本文件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251)归口,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,——1992年首次发布为GB 13690—1992;,——2009年为第一次修订;,----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,标准号为GB 30000.1—2024o,n,GB 30000.1—2024,引 言,化学品既能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,也可能给人类或环境造成不利影响。为确保化学品的安全,使用、运输和处置,更好的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,联合国建立了《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》,旨在,确定物质和混合物的内在危险并传达这些危险的危险信息,该制度是国际上得到普遍理解的危险公示,制度。基于此,我国参考《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》制定了 GB 30000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,规范》,GB 30000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》拟由31个部分构成,预期结构如下,— —第1部分:通则。目的在于确立化学品分类和标签的通用要求,— —第2部分:爆炸物。目的在于确立爆炸物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3部分:易燃气体。目的在于确立易燃气体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4部分:气溶胶。目的在于确立气雾剂(气溶胶)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5部分:氧化性气体。目的在于确立氧化性气体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6部分:加压气体。目的在于确立加压气体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7部分:易燃液体。目的在于确立易燃液体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8部分:易燃固体。目的在于确立易燃固体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9部分: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。目的在于确立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10部分:自燃液体。目的在于确立自燃液体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11部分:自燃固体。目的在于确立自燃固体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12部分:自热物质和混合物。目的在于确立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13部分: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。目的在于确立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,合物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14部分:氧化性液体。目的在于确立氧化性液体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15部分:氧化性固体。目的在于确立氧化性固体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16部分:有机过氧化物。目的在于确立有机过氧化物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要求,— —第17部分:金属腐蚀物。目的在于确立金属腐蚀……

……